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(二)
2-1. 五陰與六處
事實上,這念菩提支有九種說法,第一種說法是觀四念處的集法跟滅法,第二種說法是觀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陰的集法、滅法,第三種說法是觀六觸入處的集法、滅法。
很多人看到這裏,內心不免有些納悶:「這是什麼意思啊?五陰歸五陰,六觸入處歸六觸入處,兩者之間到底有何關聯呀?」在佛法裡面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是怎麼說的,很多佛弟子學了一輩子都搞不清楚。師父也坦白跟你們講,其實我學習佛法的前十二年,我亦是搞不清楚的。為什麼?沒人教啊!而且翻閱了佛教典籍著作,幾乎沒有人在講這個。可能是我孤陋寡聞,但是再怎麼孤陋寡聞,我在佛門裡也四十年了呀!我不曾聽過,碰到的佛弟子也幾乎都搞不清楚。照理來講,這是任何一個佛弟子剛入佛門的前三個月就應該被教會的呀!如果不知道這個,聽佛法根本是聽不懂的,只能記住名相,無法理解它是什麼意思。所以現在我再講一遍,請仔細聽,因為這個不懂,禪修時,你就一定不會觀的。
我們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根據這六根的活動分別說是六入處:眼、色為緣生眼識,這個叫眼入處;耳、聲為緣生耳識,這個叫耳入處;其他的以此類推。六根緣六境生六識,分別是眼入處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入處。根與境為緣生識,三者具足簡稱為觸。這個觸就有六觸:眼、色、眼識三者具足,代名詞叫眼觸;耳、聲、耳識三者具足叫耳觸;鼻、香、鼻識三者具足叫鼻觸……。眼觸、耳觸、鼻觸、舌觸、身觸、意觸,這六觸,通通都是代名詞(但這個代名詞跟身根所緣的觸境是不一樣的。身根所緣的這個觸境是指具體的現實,這個具體的現實就是我們身體的觸覺反應,包括酸、麻、冷、熱、痛、癢、粗、細、滑、澀、輕、重、緊、鬆、乾、濕,這些通通都叫做身根所緣的觸境),它是虛的。所以當你聽到眼觸,事實上指的是「眼、色為緣生眼識」。
也許有人會問說:「既然是個代名詞,為什麼要這個代名詞?」師父跟你講,這是 佛陀在講十二因緣的時候用的,十二因緣在講生死輪迴怎麼發生,這是整個佛教裡面最核心的教法,沒有了十二因緣,整個佛教全部都要瓦解。十二因緣只要一講錯、一學錯,你所學的佛教就已經不是 釋迦牟尼佛的佛教。為什麼呢?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講因緣法,除了佛教外,世間沒有任何的宗教講因緣,這是佛法的特色。所謂的行善、布施、利人……等,那是任何宗教都講的,只有因緣是我們佛教獨有的。因緣法是佛教的核心教法,事實上是不容易理解的。兩千四百年前, 佛陀在世的時候,多數的佛弟子是沒讀什麼書不認識字的。諸位現在很了不起呀!眼睛能夠讀懂這些「符號」,知道它的意思,你以為兩千四百多年前大家都有像你這種魔法師的能力嗎?你可知道文字在古代是被視之為有魔力的呀?文字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,文字本身被視之為是有魔力的。為什麼有魔力呢?一群不認識字的人,他要把他的意思讓你知道,一定得親口講給你聽,要不然你怎麼會知道他的意思呢?但一個認識字的人,將自己的意思寫在一個地方,那種符號,不認識字的人根本完全看不懂是什麼;但另外一個認識字的人一看,馬上就知道那是什麼意思。這種情形對一個不認識字的人來講,他會認為這是魔術啊!否則怎麼能知道別人的意思?對於不認識字的人來講,他對文字是崇拜的。 佛陀時代那麼多的佛弟子根本不認識字, 佛陀怎麼教這一群人?而十二因緣──生死輪迴怎麼現起,又是這麼複雜,要不要給他們一個口訣背背啊?而這個口訣是不是越簡單越好、越容易背越好?所以你必須有一個認識:佛教的這十二因緣「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……」只是個口訣,為的是讓每個佛弟子都能琅琅上口。
但是十二因緣這個口訣真正的意思,事實上要一連串的解釋。好比講無明,那無明是什麼?不是沒智慧,就是無明;要解釋無明,其實要引用很多的經篇、很多的教導,才會知道 佛陀說的無明到底是什麼意思。那什麼叫無明緣行?記得剛入佛門時,第一次看到十二因緣,所謂「無明緣行」,我真是很納悶:「沒有智慧,然後會走路?」「行」不就是走路嗎?我納悶地看了老半天,「為什麼沒有智慧,會導致眾生走路呢?」我搞不懂呀!「行緣識──走路了以後會有識」,這是什麼東西啊?諸位想想,一般人怎麼看得懂呢?望文生義而不解其意啊!實則,十二因緣從頭到尾只是一個口訣,能夠解讀這些口訣的,一定要對 佛陀的教法相當的嫻熟。如果沒有很嫻熟,這個口訣對你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。在場有很多的老同修,聽師父講過好幾遍經說裡面的十二因緣,你們聽了以後有沒有恍然大悟?它的意思跟你想的完全都不一樣,跟現在佛教界流傳的也大大的不同,是不是?問題就在這兒。「眼、色為緣生眼識」,你會不會覺得很長?所以 佛陀就用一個簡單的代名詞叫做眼觸。兩個字就解決啦!再者,如果人家問你:為什麼會有「受」?正統的說法如下:「眼、色為緣生眼識,因視覺的生起產生了受。」這是不是要念很多?但有了口訣後只要講「因觸而有受,因觸而有想,因觸而有行」,不就簡單多了?
請看《相應阿含》第41經,對應經典是南傳巴利聖典《相應部》蘊相應的第56經。經中如是說:「云何受如實知?有六受身:眼觸生受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意觸生受,是名受,如是,受如實知。云何受集如實知?觸集是受集,如是,受集如實知。」所以有眼觸、耳觸、鼻觸、舌觸、身觸、意觸生什麼?受!那為什麼會有受?經文跟你說:「觸集是受集」。那眼觸指的是什麼?眼、色為緣生眼識。耳觸指的是什麼?耳、聲為緣生耳識。想也一樣啊!想有六想,哪六想?眼觸生想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生想。那為什麼會有想?經文跟你說:「觸集是想集」。那行呢?行有六思身,有六個,眼觸生思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生思,這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行,又叫做思。而觸集是什麼集?行集。但這通通都是口訣啊!
從眼觸入處來講,眼、色為緣生眼識,這個叫眼入處,三者具足叫做眼觸,眼觸是代名詞。依這個眼觸而有什麼?受、想、行。《相應阿含》41經的經文講五陰,可是介紹五陰的時候,卻先講「觸集是受集」、「觸集是想集」、「觸集是行集」……等等,開始講因緣法了。明明跟你介紹五陰,可是要介紹的時候還是回到因緣法去講。諸位法友一定要記得啊!如果你這一生想瞭解佛法的深意,把你燒成灰,你都要記住一件事,佛法裡面教你想什麼、講什麼、看什麼,通通由哪裡出發?因緣法。只要講佛法,一定都離不開因緣法;只要離開因緣法講任何東西,通通跟佛教沒關係。
五陰是怎麼說的呢?眼觸入處的色陰指的就是眼根和色境;眼觸入處的識陰指的就是眼識;然後眼、色、眼識三者具足代名詞叫眼觸,依這個眼觸有受、想、行陰,所以合起來有五陰。那麼眼觸入處的受陰指的是什麼?必須說依眼觸所生的受,不可以只講受,為什麼講依眼觸所生的受呢?受是指感情,代表這受是對視覺所起的情感活動。耳觸入處呢?耳觸入處就是耳、聲為緣生耳識。耳根跟聲境歸色陰;耳觸入處的識陰指的是聽覺。那麼耳、聲為緣耳識生,三者具足代名詞叫耳觸,依耳觸起受、想、行。這時候耳觸入處有幾陰?五陰!還是五陰!可是這時候,耳觸入處的色陰就不是眼、色了,是耳朵跟聲,這時候耳觸入處的識陰就不是眼識,是耳識。現在耳觸入處的受陰是什麼呢?是耳觸所生的受。眼觸所生的受跟耳觸所生的受差別在哪裡?眼觸所生的受,這種感情活動是依視覺而起的;耳觸所生的受,這個感情活動是依聽覺而起的。一個是對視覺的情感活動,一個是對聽覺的情感活動。其他的類推。想與行也是如此。所以,每一觸入處有幾陰?五陰。每一觸入處的五陰彼此相同嗎?通通都不同。眼觸入處的受想行,是對眼識、對視覺所起的情感、記憶、想法跟決斷;舌觸入處的受想行是對味覺所起的情感、記憶、想法跟決斷。而眼觸入處的色陰是眼跟色,舌觸入處的色陰是舌頭跟味……。色陰不同,識陰也不同。所以,五陰總共有六組,而且通通都不一樣。